茁壮还是虚胖︰论宽中发展

茁壮还是虚胖︰论宽中发展
 
由郑良树和安焕然合着的《宽柔纪事本末》记叙了宽柔迄今近百年的历史,爬梳与勾勒宽柔如何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专科班以及后来的南方学院所形成大马华文教育的特殊景观︰宽柔学村。
 
八月宽柔校庆,也正式迎来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开幕大典,陈再藩形容的〈石破天惊,六十添 一〉(见星洲《言路》8月11日),宽中分校在众志成城下在古来的一片油棕园里开疆拓土,宛如学院、大学格局的校园矗立在世人面前,值得大书特书,只是宽 中看似不断壮大的背后是否蕴含了“过胖”发育的教育隐忧。
 
位于新甘光海边的宽中校址仅13亩,挤进了六七千人,于是迁校,建分校等的献意出笼,最后在各 种姻缘际会下“古来宽中分校”应运而办,开创我国独中华教史的新页。30亩的校地不仅羡煞新山宽中的师生们,也令其它独中瞠目结舌,宽中不止是全国学生人 数最多的独中,拥有最大的教学团队与教学资源,软硬件设备首屈一指,它建立分校的气魄在在令他校望尘莫及!
 
我们相当理解宽中何以力创分校的美意︰疏缓新山校区的拥挤,让更多小六毕业生能就读宽中,接受中华文化,把民族、优良道统一一加进来。然而,在静下心来想一想,却也发现它过度发展和随之来的负荷。
 
第一,学生人数的激增;其二,师资素质的参差;其三,发展的愿景。
 
以每年平均4、5千位小六生报考宽中入学试,第一批录取2000名,正式报名入读的不到千人, 所以会有第二、第三梯次的录取名单。换句话说,宽中并非就是小六毕业生的首选,特别是那些成绩在百名内的优秀生,要么被狮城开出的优渥条件吸引过去,要么 干脆读特选国中或私立中学。以古来分校每年七八百位新生,以此推算,几年下来,人数逾4000,加上新山校园至少5000,两校人数直逼万人,快速学生人 数的增长,宽中的校董、老师是否作好充份准备,古来或新山的华社有足够的社会资本养得起两校的营运吗?
 
古来分校学生的爆增与新山本部学生的逐年递减,影响的是两校教师分配(或抢夺),新山本部的教 师相对的年资深、教学经验丰富,与之相比,古来分校每年至少要聘请30位新老师,当中大部份又是学院或大学刚毕业的“新鲜人”,其中又以本地学院毕业生占 多数,无论教学、行政、管理不免跌跌撞撞。
 
新山本部今日的规模与名声是建基在数十年的基础上,校园虽然拥挤却也秩序井然,可是近年的建设 如学生宿舍或两幢活动中心大楼并没有恰如其份的利用;古来分校第2期校舍建竣,独栋新颖豪华的行政大楼或图书馆,馆藏书目不过万本,以目前分校2600人 计算,每人仅分得3本书,分校学生只读课本,课外阅读却也一片荒芜贫乏。
 
在欢腾的宽柔94周年校庆之余,我们由衷祝福“奋起,宽柔”的同时,华社更要把目光投注在其它相对弱势的独中,一起“前进”吧!
 
星洲日报/言路•作者:杨邦尼•2007.08.13
 

Posted in 2000~2009, 2007, 依年代划分.